鹦鹉鱼不能自繁生小鱼?了解其杂交身世及繁殖方法
很多人养鹦鹉鱼都希望它们能繁殖出小鱼,可偏偏鹦鹉鱼之间直接交配却很难得偿所愿,这里面到底藏着怎样的繁殖奥秘?下面就来一探究竟。
独特身世之谜
鹦鹉鱼这小家伙身世可不简单!它是红魔鬼鱼和紫红火口鱼杂交而来的品种。想当年,人们第一次把这两种鱼杂交出鹦鹉鱼的时候,估计也没想到后续繁殖会有这么多事。这种杂交诞生的鱼,外观独特讨喜,深受养鱼爱好者青睐,但是却在繁衍后代上有了限制。
就好比两个不同品种的马杂交出了新马种,但是这个新马种在生育下一代的时候就出现了状况。鹦鹉鱼也是如此,它的这种杂交身世决定了它繁殖的特殊性。
同种繁殖尴尬
要是让鹦鹉鱼之间相互交配,那可真是让人干着急没办法生出小鱼。为啥?因为雄性鹦鹉鱼没有繁殖这项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没办法给鱼卵受精。雌性鹦鹉鱼倒是能产下鱼卵,可这鱼卵没有受精就跟没了灵魂一样,根本没法发育成小鱼苗。
这就好像母鸡下了蛋,但是没有公鸡受精,这蛋就孵不出小鸡。很多养鱼人看到鹦鹉鱼产卵满心欢喜,结果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别提多失望了。
跨界繁殖途径
不过,雌性鹦鹉鱼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当妈妈。它可以和其它品种的雄鱼进行交配繁殖。像紫红火口鱼、寿星鱼、红魔鬼鱼,这些雄鱼就能“拯救”鹦鹉鱼繁殖的难题。当它们给雌鱼产的卵受精,就相当于给鱼卵注入了活力。
在一些大型的观赏鱼场里,工作人员就会特别关注鹦鹉鱼的繁殖,会特意安排合适的雄鱼参与繁殖过程,希望能培育出更多可爱的小鹦鹉鱼。
繁殖最佳选择
既然要繁殖,那选择合适的“父亲”就很关键。因为鹦鹉鱼它本身就是红魔鬼鱼和紫红火口鱼杂交来的,所以在繁殖的时候,最好还是选这两个品种的雄鱼。它们和鹦鹉鱼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相对来说受精成功率更高。
有很多有经验的养鱼户都表示,用这两种雄鱼来给鹦鹉鱼卵受精,效果确实比其它品种的雄鱼要好,能大大提高小鱼的出生率。
孵化关键条件
当受精成功之后,这鱼卵能不能顺利孵化成小鱼,就要看环境条件了。最重要的就是水温,得保持在28℃~29℃之间。这个温度区间就像是给鱼卵提供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窝,让胚胎能好好发育。
在这2~3天孵化的时间里,养鱼人得时刻盯着水温、水质这些情况,要是稍有差池,鱼卵就可能孵不出小鱼,前功尽弃
繁殖意义深远
鹦鹉鱼的繁殖不只是关乎让它们繁衍后代这么简单。对于观赏鱼市场来说,成功繁殖出更多鹦鹉鱼,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从物种保护的角度来说,合理的繁殖也能让鹦鹉鱼这个品种更好地延续下去。
就像很多濒危动物的繁殖一样,每一次成功繁殖都是一次希望,对于鹦鹉鱼来说也是如此。
大家在养鹦鹉鱼的时候有没有尝试过让它们繁殖?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就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