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鹦鹉鱼繁殖全攻略:从选鱼配对到鱼苗喂养的4个关键步骤
许多人想养小鹦鹉鱼,但对它们的繁殖过程不太了解。实际上,小鹦鹉鱼的繁殖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步骤,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
选鱼配对其一:买繁殖经验种鱼
繁殖期间,有的人会选择购买有经验的种鱼。在选购之前,先弄清楚商家的信誉和鱼的健康状况很重要。市面上有专门卖这种种鱼的地方。如果能在正规的水族市场买到一对已经成功配对且具备繁殖经验的迷你鹦鹉种鱼,单独放在专用的鱼缸里,通常不需要担心配对的问题。只要用心照顾,它们就能顺利地繁殖后代。
购买鱼苗的成本不低,还有可能携带病菌。选鱼时得仔细看,得确保它们没受伤也没生病。小工作室可能便宜点,可质量不牢靠;大型的专业水族店虽然贵,但鱼的质量更有保障。
选鱼配对其二:5条以上鱼自由配对
若您计划养鱼苗或让鱼儿自然交配,建议一次性购买五条或更多。不久前,我买了七条小鹦鹉鱼,一起养着。我还准备了二到三个繁殖用的容器。虽然鱼儿多时难以分辨公母,但数量多还是能随意挑选到合适的公鱼或母鱼。由于市场上的小鹦鹉鱼长得差不多,很多新手都很难判断它们的性别。
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若观察到两条鱼频繁在繁殖容器中穿梭,并试图驱赶其他鱼只以保护自己的领地,这表明它们可能已经完成了配对。另外,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蜈蚣草或沉木,这能让鱼儿有更多藏身之所,从而感到更舒适。但务必留意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过多杂物影响水质。
准备繁殖设备:选择合适繁殖罐
迷你鹦鹉鱼喜欢选择那些有洞穴的繁殖容器,因为这样的环境能带给它们安全感。母鱼通常会在容器内壁产卵。挑选繁殖容器时,要注意尺寸要适宜,太大可能会让鱼感到不安,太小又不足以容纳。繁殖容器有陶瓷和塑料等多种材质。陶瓷材质较好但较重,而塑料虽然轻便,但质量可能不尽如人意。网上有众多款式可供挑选,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鱼卵产出,鱼儿在昏暗处会感到舒心,所以产卵和孵化期间,不必开灯。同时,要保证繁殖容器稳固,避免晃动,以免打扰鱼儿。另外,还需定期检查容器有无损坏,以防影响繁殖。
保证水质需求:使用水妖精过滤
繁殖缸需配备气动水妖精过滤器。此设备既能满足亲鱼繁殖对水质的高标准,又能避免小鱼在起飞过程中受到水泵等过滤器的伤害或被吸走。水妖精能有效清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保持水质清洁。市场上水妖精的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消费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
若繁殖容器中鱼儿产下卵子,需将其他成对鱼只转移至别的鱼缸饲养或单独安置,以防影响亲鱼繁殖及鱼苗成长。此外,还要注意水妖精的摆放位置,保证水流均匀,保持水质稳定。
产卵及孵化:鱼卵发育状态
母鱼产卵结束后,公鱼紧接着进行受精,这一过程大概需要十个小时。刚开始,鱼卵是透明的,但随着受精,卵的颜色逐渐变深,出现黑点。相反,未受精的卵会变白,并开始腐烂。有经验的母鱼会用嘴把未受精的卵清除,以保证其他受精卵能健康成长。这个过程需要细心观察,因为鱼卵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
公鱼和母鱼轮流摆动它们的尾鳍,给受精卵带来清澈的水流,并且通过这股水流输送必需的氧气,这对鱼苗的成长极为关键。在孵化卵的过程中,水温以及水质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孵化率,所以必须努力保持它们的稳定。
鱼苗饲养: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鱼苗一旦开始游动,就适宜以丰年虾或水蚤作为它们的首餐。每天喂食3到5次,这对鱼苗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喂食时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水质遭受污染。鱼苗体型较小,对食物的品质要求较高,因此必须保证食物的新鲜与营养。鱼苗成长期间,定时更换水质至关重要。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疏散鱼苗,还能清理鱼缸底部。通过水管清除底部杂质,只需更换掉缸内1/3的水即可。
鱼苗长到7到10天,就能分辨出体型较大的和较小的鱼。这时候,小鱼不需要大鱼照看,可以独立饲养。因为小鱼的数目多,吃的也多,长得快,所以得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干净。在养迷你鹦鹉鱼的过程中,您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