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烂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这些要点你知道吗
鱼好好的尾巴怎么就烂了,这可真是让养鱼的人愁死,也让人超级好奇啥原因能让鱼烂尾多了解一下这方面,保护鱼儿就更有办法
水质污浊之患
鱼生活的水要是不清澈,那问题可就大!打个比方在那种长期不换水又小的鱼缸里,残留的鱼食慢慢腐败,鱼的排泄物堆积在水底,水质会变得又脏又臭!就在2022年,小李养了一缸金鱼,可两个月都没好好换水,没过多久,那些鱼儿的尾巴就开始发白、溃烂了。原来是这污浊的水里有大量有害细菌和微生物,它们疯狂滋生,攻击鱼细嫩的尾巴,导致鱼感染上烂尾病。这就是水质不好带来的祸患,唉!
就是因为水质不良中的细菌和病原体,就像是藏在暗处的杀手,不断侵蚀着鱼脆弱的尾鳍组织。浑浊的水还让鱼的免疫力降低,游都游得费劲,自然就难以抵抗疾病了。它们尾鳍被感染了,也无法正常游动去寻找食物获取营养,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新水刺激之殇
突然更换太多新水、水温变化太厉害,这对于那些小可怜鱼儿来说,可扛不住。就像好多人在北方,冬天突然气温大降人适应不了会感冒一样。在2023年夏天,小刘换了半缸温度特别低的新水进鱼缸,结果没几天养的鱼尾鳍就大片溃烂。这是因为太凉的新水猛地加进去,鱼身体一时半会儿无法适应这种突然的温度变化,身体就会紊乱!对鱼来说每一次这样刺激,就是一次灾难!
鱼的身体本就敏感又脆弱,温度改变的时候,它的生理系统一时间不知道咋弄了,抵抗力一下子就下降。当鱼免疫系统发挥失常后,尾鳍很容易就出现发炎的情况,然后一步一步溃烂掉。本可以正常游来游去享受生活的它们,就因为咱们换水方面没做好,变得奄奄一息。
外伤感染之险
要是观赏鱼里有特别有“脾气”的主儿,为了抢地盘争夺食物,经常和同伴“打仗”,在这个过程中,尾鳍碰伤就很容易发生。记得2021年小王那满满当当一缸地图鱼,有两条发起狠来咬得不可开交,过了几天就有尾巴上创伤那只鱼开始烂尾,看着太让人难受了!
当鱼尾巴受伤之后,就好像是一道没有愈合的伤口打开在茫茫细菌世界中。水里那些等着机会感染生物的坏东西顺着创口使劲往里钻,伤口得不到及时愈合就慢慢开始发炎,炎症要是控制不住,尾鳍就开始慢慢腐烂。有的体质弱的鱼,尾巴越来越烂,最后只能等着死亡,多么可怜
过滤不善之弊
一个对水质清洁起重大作用过滤系统要是形同虚设那可不得了。有养鱼新手小张觉得一个简单过滤棉盒就能搞定过滤的事,他家养的斗鱼没过几周尾巴开始出现一点一点小窟窿,还带着红血丝,这其实和过滤不好大有关系!过滤棉好久不换,脏东西堵住洞口根本起不到过滤作用。整个鱼缸像个脏猪圈,细菌和废物积累之下,斗鱼的尾巴能好才怪
过滤起不到作用的容器或者缸里,有害物质堆积得越来越多,还含有很多可能致病因子,细菌真菌还有有害气体等等在水里肆意妄为。尾鳍不断受到伤害受到浸泡,组织越来越脆弱不堪。不能及时清理这些“威胁”,烂尾病就越来越厉害,好好的鱼也许就因为这么个小小不起眼过滤问题毁了尾巴!
密度过大之害
你想想要是一间小屋子里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怎么能舒适!养鱼空间小还养很多鱼密度大得要命。小赵那不大的缸,放了起码三十条丽丽鱼,一个冬天没过半,好多鱼尾巴就开始发灰发霉一样,好多鱼尾鳍耷拉在水里边缘破碎。鱼太多,水里的含氧量被快速消耗完,还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加快水污染速度。鱼一直处于这个拥挤缺氧环境,压力剧增,变得烦躁不安互相碰撞冲突!
养得太多还会让水里营养物质变得少之又少,而且活动范围过于狭小碰来撞去几率大大上升,尾鳍互相摩擦变得脆弱又很容易受伤。这样环境里尾鳍变得脆弱受损后非常容易病变,很容易患上烂尾病,那些本来可活泼的小鱼很快就没活力生病甚至死亡。
饲料劣质之祸
有些饲料生产商家特别黑,用很差原材料制作饲料还大肆吹嘘多营养,鱼吃坏了拉肚子尾鳍就出现问题。2024年年初小宋图便宜买了一批很廉价饲料喂热带鱼用,喂养一段时间以后,不少热带鱼尾鳍有融化萎缩迹象。这些劣质饲料里面的营养成分严重不均衡,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不足还有有害物质夹杂在其中,比如含有过量重金属盐类还有变质脂肪氧化以后氧化物。
鱼长期吃这些低质量饲料,没有足够的营养来维系身体,新陈代谢变得混乱。如果它没有充足能量摄取就没办法修复受伤的尾鳍。免疫力一点一点下降,对于尾鳍的防护和修复就慢慢没能力了,只能越来越被病害侵袭着尾鳍组织日渐破坏溃烂!唉,好好鱼都因为这劣质饲料遭大殃!
各位鱼友,你们遇到过鱼烂尾问题么,是咋解决的?快到评论区说说,觉得文章有用就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