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仔独家开缸养水秘籍3.0:最新养鱼消毒与养水全攻略
流程迭代原因
哗仔之前已经分享过两次养鱼新手的开缸流程,并且持续在优化。上次更新是在2018年1月22日,那时哗仔经过半年的学习和整理,收获了不少新见解。由此可见,养鱼知识是持续进步的,就像科技的发展一样,养鱼技巧也在不断进步。我们大家也应该像哗仔那样,持续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养鱼。
新缸潜在危害
新缸可能存在风险。比如,玻璃胶等化学用品可能残留有害成分。再者,运送鱼缸的人通常是水族店员工,他们频繁接触各种观赏鱼,手上有可能携带病菌、病毒和寄生虫。虽然新缸看起来很干净,实则隐藏着隐患,我们必须进行彻底的预处理。
旧缸消毒重要性
很多旧水族箱都曾因鱼死亡,要么是寄生虫作祟,要么是细菌感染。若不进行彻底消毒,新鱼很可能再次受到感染。以1.2米的底滤水族箱为例,仅用市面上20克的小瓶装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可能得用上几百瓶,效果才能显现,因此消毒过程绝不能疏忽大意。
二氧化氯消毒操作
完成准备后,将二氧化氯放入鱼缸中,它会迅速溶解。此时,应打开窗户通风,因为二氧化氯会散发出刺激性气味,但浓度不高,对人体影响不大。正确使用消毒剂,有助于提升鱼缸环境的安妥性,为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起点。
养水关键步骤
建立硝化系统是养鱼的必要前提。需先将硫代硫酸钠或维生素C加入鱼缸以去除余氯,整个过程需持续2至6小时。在此期间,必须开启循环泵和增氧泵。这一环节对水质至关重要,它确保了水的基本质量,并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酸奶与硝化细菌
在鱼缸的水养过程中加入酸奶,主要是为了利用其中的有机蛋白质,而不是乳酸菌。这些有机蛋白质在腐败细菌的作用下会转化为氨氮。同时,投入的硝化细菌大多处于休眠状态,它们醒来后需要这些“食物”来维持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的生态循环。
滤材选择依据
在养鱼的全阶段,鱼缸中的过滤材料扮演着关键角色。以北方为例,水质偏碱性,若要饲养偏爱这种环境的慈鲷,就需要选用中性或碱性的滤材;而若饲养偏好酸性水质的南美灯鱼,则必须使用酸性滤材来调节水质。至于南方,水质偏酸性,饲养不同喜好的鱼类时,也有相应的滤材可供选择。选用恰当的滤材,可以有效改善水质。
物理与生化滤材
在养水或养鱼的过程中,物理过滤材料进行初步净化至关重要。若缺少生化过滤材料,养鱼将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若想掌握养水技巧,至少要挑选适合自己鱼缸的过滤材料,这些材料对维持鱼缸生态平衡极为关键。
在养鱼时,是否曾因滤材挑选不妥而遇到麻烦?请点赞并转发此文,帮助更多养鱼新手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