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鹦鹉鱼幼崽不分缸的后果及分缸时机?你知道吗
在观赏鱼的世界里,迷你鹦鹉鱼因其娇小可爱深受人们喜爱,但让不少养鱼新手头疼的是,母鱼竟可能会吃掉幼崽,这里边究竟有哪些门道?让咱们一探究竟!
母鱼食子谜团
迷你鹦鹉鱼虽说模样天真可爱,可野性却着实不小,平常就爱以活体饲料为食。繁殖以后要是不分缸,母鱼常常就容易“脑子犯糊涂”。尤其是第一次生产的母鱼,那真是完全没经验,经常分不清鱼食和幼崽的区别。我就认识一个鱼友,他家的迷你鹦鹉鱼第一次繁殖,没等他把幼崽分缸,一大半幼崽都被母鱼给吃了,着实让人惋惜!
不过,等到母鱼繁殖2 - 3次之后,这种情况就会有所改善。但哪怕几率下降了一些,为了保险着想,还是得分缸饲养,这也是保护幼崽生命的明智之举
分缸的最佳时机
迷你鹦鹉鱼幼崽要在什么时候分缸合适?一般来说,出生后的8到15天是比较合适的时间段。但这可不能一概而论,还得看幼崽的自身状态。幼崽得学会自由觅食以后才能够分缸就像我养的那一缸迷你鹦鹉鱼,当时看幼崽出生有段时间了,也没啥明显异常,就早早分缸,结果不少幼崽因为没学会觅食,最后饿死了,教训惨痛!
从生长过程来看,幼崽出生3天后能甩尾,7天后能起飞。等起飞之后,再过个大概5天,它们就能较为自由灵活地活动觅食了,这个时候分缸就比较稳妥,成活率也会大大提高
饲养环境搭建
要想迷你鹦鹉鱼健健康康地成长,对饲养环境可就得讲究点。水温得控制在22 - 25摄氏度之间,这之间的温度差看着不大,但足以影响鱼儿的生活状态。要是水温过低,迷你鹦鹉鱼就会变得行动迟缓,生长速度也会变缓。为了保证水温稳定,建议各位鱼友准备好加热棒。不过加热棒质量一定要过关,我曾经就因为贪便宜买了劣质加热棒,结果煮鱼事件都差点发生了!
鱼缸的水要用弱酸性的软水,千万不能太硬或者呈碱性,不然迷你鹦鹉鱼的身体可能就会出状况,比如说烂尾之类的。大家在换水的时候,如果是用自来水,一定要暴晒或者用除氯剂处理后才能加入鱼缸,不然氯含量高的水足以伤害迷你鹦鹉鱼!
选缸注意细节
缸就相当于迷你鹦鹉鱼的家。至于缸的大小,肯定要和迷你鹦鹉鱼的数量成正比。要是一缸小鱼不多倒无所谓,但要是数量多,你又选个小缸,那鱼群生存就会成问题,最后只能越养越瘦罢了。而且,别以为大小够了就行!你用那种毫无质感,里面玻璃粗糙凹凸的缸,很可能就把鱼鳍割伤,尤其是尾巴那么飘逸的迷你鹦鹉鱼!除此之外,养小鱼可不能空缸,还是得弄一些躲避物让它们有安全感,最好还模拟自然环境配一点水草,就再好不过
食物选择建议
说了那么多养护工作,也该照顾鱼儿嘴巴了!喂食频率就是第一大关。其实没有特别死板的安排,如果可以有时间有精力且鱼苗密度多,一天分多次喂养效果更好。当然,如果没那么多时间一天喂一次或者两次,但每次得舍得放量,把它们喂饱一点,不过绝不能过多吃不下残留了。这样不仅坑害水质害了水质,也对鱼生活不利。小迷你鹦鹉爱吃的可不少,丰年虾、水蚤等都合适作为开口粮,别一直喂单一食物,你挑食人家也得挑的多样化喂食才能满足营养所需。而且啊活饵会比一般的合成饲料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给活饵做好消杀,避免鹦鹉鱼吃到有害虫卵染上病
健康预防策略
咱们可不能忽略这重要的环节——鱼生病的问题。迷你鹦鹉鱼其实很容易在各种细菌或病毒滋生的鱼缸环境中受到各种摧残,养它们一定要密切观察鹦鹉鱼苗,看它们游泳姿势,进食频率是否正常可都是在变相反馈健康有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马拿出治疗方案来,及时隔离。而说到日常防护就不得不提养水了。前面就跟各位强调水质影响真的很大,要养健康活泼的优质鹦鹉就得先把水养好。定时换水、检测水质,千万别让我们的小宝贝生病难受所以你们在养鱼过程中都遇到过迷你鹦鹉鱼的哪些健康问题呢 赶紧在评论区分享分享一起探讨!别忘了分享给同为养鱼爱好者的群里好友,这也许就成救鱼一命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