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鹦鹉鱼繁殖秘籍大公开,掌握这些轻松解锁养鱼成就
你可知道,要想让家里的迷你鹦鹉鱼“开枝散叶”,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就跟演一场大戏似的,搞明白了这些关键知识,新手都能变成养鱼大户
繁殖周期:迷你鹦鹉的“生娃节奏”
迷你鹦鹉鱼,大概长到5到6个月大的时候就算成年了。这时候,公鱼颜色那叫一个鲜艳,母鱼的肚子呢也会微微鼓起来。就和人到了青春期有些小变化一样。要是平日里养得好,水质干净、吃得又营养,有的鱼到4个月大的时候,就都能当爸妈!
在合适的水温条件之下迷你鹦鹉鱼隔个15到20天就能生一窝小鱼。有时候第一窝的小鱼还没长大,第二窝的鱼卵啊就已经开始等着出生真是名副其实的“生娃小机器”。不过,连着生个三四窝之后它们就得休息个两个月才能接着生,就跟人类“坐月子”来恢复体力一样!
环境要求:给繁殖搭个好舞台
对于繁殖期的迷你鹦鹉鱼来说,水温最好保持在26到28摄氏度。就好像人喜欢春天的那种温暖感觉似的,这个温度能让鹦鹉鱼也“春心萌动”。要是你想刺激它们赶快产卵,就每天把水温调高1摄氏度,慢慢升高到28摄氏度,模拟热带雨季的环境,那效果是真好!
每天呀给鱼缸照射8到10个小时的光,就跟给鱼定好了“生物钟”一样。不过可别用强光直接照射,用那种柔和的LED灯就行,不然鱼都会躲起来不生娃
繁殖行为:鱼界“偶像剧”现场
公鱼会用嘴巴在鱼缸底部挖个小沙坑出来,然后叼来些小石子堆成“爱心巢”,这就跟人类男生送花讨女生欢心一样。要是鱼缸里面有陶罐或者瓦片,它们会直接霸占来当“婚房”,可聪明!
母鱼会钻进“婚房”里,一下子能产下100到400颗卵,就跟撒了一把小芝麻似的。这时候公鱼就在旁边巡逻着,等卵受精之后公鱼和母鱼会轮流用鱼鳍扇水给卵宝宝补充氧气,可都超级有责任心!
繁殖后护理:新手最容易踩的坑
小鱼刚生出来之后,最好把它们和大鱼隔离开,就像给小鱼宝宝盖了个安全屋一样。这么做能避免大鱼不小心伤害到小鱼。你需要准备一个专门的小缸来安置小鱼。
小鱼刚刚出生的时候可娇弱着,喂食就得格外小心些。通常可以先喂一些蛋黄水,等它们稍微长大一些就能吃那种细小的鱼虫。这就跟小孩子要喝“奶粉”一样! 每天换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新水就行,但这水得是提前晒过的。你可以用吸管把鱼缸底部剩下的饵料和粪便都吸出来。要是让亲鱼带着小鱼,也要给大鱼喂食不然它们饿急了可能会把小鱼吃掉!
常见问题:繁殖里的小麻烦
迷你鹦鹉鱼繁殖的速度可快,要是不控制的话很快就会“爆缸”。你可以通过减少鱼的数量或者控制繁殖环境的办法来避免过度繁殖。比如控制食物数量,偶尔也把温度稍微降低一点。
母鱼产卵之后的脾气就会变得可大,有时候甚至会追着公鱼咬,这其实是正常的护卵表现。这个时候可千万别用手或者渔网去碰鱼卵,不然母鱼一紧张,可能就把卵给吞掉。
最后问问大家,你在养迷你鹦鹉鱼繁殖的时候遇到过啥有趣的事不?觉得有用的话就点赞、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