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氏鱊、彩鱊与白边鳑鲏:三种特色鳑鲏鱼的分布与饲养体验分享
肯氏鱊的惊喜
肯氏鱊分为A、B两个品种,A种在安徽和江西都有分布,而B种仅限于安徽地区。我买了两条肯氏鱊,却无法辨别它们的品种。有趣的是,其中混入了一条母鱼,它的颜色和公鱼无异,这在鳑鲏中实属罕见,一般母鱼的颜值会略逊一筹。肯氏鱊有其独特之处,但在鳑鲏家族中,它的受欢迎程度只能算是一般。
彩鱊的困扰
商家提到彩鱊不易展现活力,但我的两条鱼放进去后很快精神十足。不过,它们的鳍太长,常常遭到其他鱼的攻击。看到原本美丽的鳍被咬得七零八落,外观大打折扣,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
白边鳑鲏的特别
2011年,白边鳑鲏首次被发现,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等地区,其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这种鱼的颜色较为深沉,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与那些色彩鲜艳的鳑鲏相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购买了两条雄性鳑鲏,其中一条体型较小,颜色尚未完全显现,我无法确定它是否为公鱼。
齐式鱊的选择
齐式鱊不易褪色,这事我早有所耳闻。于是我开始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到商家会根据产地来划分销售。我挑选了两条价格稍高的福建泉州产齐式鱊。养起来后,并没有让我失望。广东和浙江产的齐式鱊也相当不错。不过,我打算先尝试不同品种的齐式鱊,之后再考虑不同地域的同种鳑鲏。
越南鱊与朝鲜鱊的陪伴
刚开始接触原生鳑鲏,我还以为那种鳑鲏就是我家附近河里常见的体型较高的那种。后来遇到了越南鱊和朝鲜鱊,我就深深着迷了。越南鱊养了将近两年,颜色还是那么鲜艳。朝鲜鱊是2020年4月在某宝上购买的,当时买了三条,现在还剩下两条。已经养了快两年了,它们已经过了最旺盛的时期,颜色也有些暗淡了。没能在它们最美丽的时候拍照留念,这让我感到挺遗憾的。
斜方鱊和高体鳑鲏的故事
我养了两条斜方鱊,刚进缸时看起来就像普通的鲫鱼苗,几乎不引人注意。金鱼缸里长了藻,我就随手捞了一条过去。留在原来的缸里的那条颜色还是显得有些暗淡,和那条捞过去的相比,差别很明显。高体鳑鲏承载着我的童年回忆,小时候常在家附近的人工湖边,缠着大人要这种小鱼来养。之前尝试在七彩鱼缸里养它失败了,于是我就转而养起了原生鱼。它是我的原生缸的第一批居民,颜色清澈透明,非常讨人喜欢。还有种小型鳑鲏,我这条包尾才5公分,感觉已长到头。
在饲养鳑鲏的过程中,各位是否遇见过什么有趣的事?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同时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养鳑鲏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