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浮头原因及防治措施:上下水层对流、光合作用弱、水质问题解析
养鱼时,若鱼儿频繁上浮水面,可能因缺氧而死亡,这称作“泛池”。这种现象对养殖户来说损失惨重。因此,了解鱼儿浮头的情况十分关键。
鱼浮头的危害
鱼浮头看似小事,实则影响重大。在湖北某地,一夜之间,因为水质异常,数千斤鱼不幸死去,经济损失高达数万元。这种现象不仅阻碍鱼儿生长,损害其健康,严重时甚至导致大量鱼儿死亡,给渔业带来巨大损失,也让养殖户们深感担忧。
鱼浮头的原因
炎炎夏日,白天水面氧气分布差异显著。在广东的一些池塘,白天水面温度较高,上层水中溶解氧充足,但底层则相反。若天气突然变化,水层迅速混合,上层氧气迅速被底层有机物耗尽,而无法得到补充,鱼儿因此会因缺氧而纷纷上浮。若夏日连绵阴雨或浓雾笼罩,譬如四川某地养鱼区遭遇这种天气,缺乏阳光,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弱,氧气供应随之减少,鱼儿也会因缺氧而出现浮头的情况。
水质问题致浮
夏天天热,池塘里水干了,水温也跟着升高。而且,还往里扔了不少饲料。在山东的池塘,要是没有新水补充,水里的营养就会太多,氧气就不够用了。有机物分解和生物呼吸都会用掉氧气,这样水里的氧气就少了,鱼儿就会因为缺氧而浮到水面呼吸。春季时,一些池塘中轮虫或藻类繁殖迅猛,导致浮游生物呼吸作用加剧。由于溶解氧主要依赖空气溶解,补充量不足,江苏等地的一些鱼苗养殖池塘常出现此类问题。
观察鱼浮头方法
夜间,鱼池的风口氧气较多。养殖户们可在此处用灯光仔细观察。一位来自浙江的养殖户发现,在灯光下,鱼儿会被声音惊扰,这使他提前注意到了鱼儿浮头的迹象。此外,查看上风区域水面是否有水花也是一种方法。像麦穗鱼这样的杂鱼对缺氧的承受力较弱,它们更容易出现浮头。如果发现它们浮头,就能及时了解鱼群是否缺氧。
防止鱼浮头的举措
池塘的水变得粘稠,需及时更换成清水,这样做能提高水的透明度,改善水质,还能增加水中的氧气量。在湖南的一些鱼塘,定期更换水能显著减少鱼儿因缺氧而浮头的现象。夏日午时,若天气预报傍晚将有雷阵雨,便可开启增氧设备。江西有一家养殖场,选择在中午时分启动增氧机,有助于减小水层间的氧气差距,进而补充氧气不足。
避免鱼浮头提示
夏夜若遇雷雨天气转阴,或是连绵阴雨导致气压下降,鱼儿便可能上浮。四月到五月,水温升高,食量增加,鱼儿更易盲目上浮。水色浓重,透明度低,一旦天气突变,浮游生物易死,氧气迅速耗尽,进而可能引发泛池。同时,留意观察草鱼进食时的状态,若它们在草丛旁进食时,身体还带着草一起游动,这就说明池塘里的氧气溶解量不够,鱼儿可能会出现上浮呼吸的情况。
在养鱼时,大家有没有遇到过鱼儿反复浮到水面的棘手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你们又是怎么应对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们的做法。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养殖同行也能从中获得帮助。